第十四届全运会盛大开幕 体育健儿齐聚西安共襄盛举
第十四届全运会盛大开幕 体育健儿齐聚西安共襄盛举
【西安讯】9月15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本届全运会以“全民全运、同心同行”为主题,是党的二十大前国内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盛会,也是全运会首次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举办,来自全国37个代表团的12000余名运动员将参加35个大项、409个小项的角逐,共同演绎中国体育的激情与梦想。
开幕式展现陕西文化底蕴
当晚的开幕式以“奋斗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通过《序曲》《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三个篇章,将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完美融合,在《民族根》篇章中,兵马俑、丝绸之路等元素通过高科技手段呈现,展现了三秦大地的千年文明;《延安魂》则以红色为主题,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精神;最后的《中国梦》篇章中,数千名演员用充满活力的表演,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昂扬斗志。
开幕式火炬传递环节别具匠心,最后一棒火炬由陕西籍奥运冠军郭文珺、秦凯和跳水新星张家齐共同传递,主火炬以“复兴之火”为名,通过象征“一带一路”的装置点燃,寓意中国体育事业在新时代的蓬勃发展,这一创意设计赢得了现场6万名观众的热烈掌声。
竞赛项目全面对接奥运标准
本届全运会竞赛设项全面对接巴黎奥运会,新增攀岩、冲浪、滑板、霹雳舞等奥运项目,在已经提前进行的比赛中,多项全国纪录被刷新,9月12日的游泳比赛中,浙江选手汪顺在男子400米混合泳决赛中以4分09秒41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举重赛场,湖南选手侯志慧以总成绩214公斤超女子49公斤级世界纪录。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全运会创新性地设立了群众赛事活动,包括广场舞、太极拳、龙舟等19个大项185个小项,真正体现“全民全运”理念,来自各行各业的业余选手将与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展现新时代中国群众的体育风采。
疫情防控与赛事保障并重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组委会制定了严密的防疫方案,所有参赛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实行“全闭环”管理,赛事期间,西安投入1.2万名志愿者提供保障服务,运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办赛水平,西安市还专门开辟全运专用通道,确保赛事交通高效运转。
陕西省为办好本届全运会,新建和改造场馆53个,其中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馆”成为城市新地标,这些场馆赛后将转化为全民健身场所,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过视频致辞表示:“中国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成功举办全运会,为世界体育赛事提供了宝贵经验。”
明星运动员备受瞩目
本届全运会云集了刚从东京奥运会载誉归来的体育明星,乒乓球赛场,马龙、樊振东将上演“龙胖大战”;游泳项目,张雨霏、汪顺等奥运冠军的表现令人期待;田径赛场,苏炳添在男子百米项目上的卫冕之战成为焦点,中国女排队长朱婷虽因伤缺席,但河南女排的年轻队员表示要“为婷姐而战”。
在新增的霹雳舞项目中,16岁的上海选手王文禄成为媒体关注对象,这位被称为“中国霹雳舞希望之星”的小将表示:“全运会设立霹雳舞项目,让我们这些街舞爱好者有了为国争光的机会。”该项目冠军将直接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全运
本届全运会突出科技特色,多项“黑科技”投入使用,在田径赛场,电子发令枪与各就位检测系统同步误差仅为0.001秒;游泳比赛采用水下摄像机追踪系统,可实时分析运动员技术动作;体操项目引入AI评分辅助系统,提高裁判准确性。
观众体验也全面升级,通过“全运通”APP,观众可以实时查看赛事数据、多角度回放精彩瞬间,5G+8K超高清直播技术让无法到场的观众身临其境,在西安城墙景区设置的户外8K大屏前,市民王先生感叹:“画面清晰得连运动员的汗珠都能看见,科技让体育更精彩!”
全运经济助推区域发展
据陕西省统计局预测,全运会期间将带动旅游、餐饮、交通等行业实现综合收入超200亿元,西安借此机会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地铁14号线等配套工程相继竣工,全运村赛后将转化为人才公寓,助力西安“招才引智”。
在延安分会场,红色体育旅游成为新亮点,延安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表示:“我们将红色教育与体育赛事结合,开发了‘重走长征路’越野赛等特色项目。”汉中市的沙滩排球场地选址汉江之滨,赛后将成为市民亲水休闲好去处。
闭幕式筹备有序进行
据悉,本届全运会将于9月27日闭幕,闭幕式将突出“简约、安全、精彩”理念,通过艺术表演展现三秦儿女对八方宾客的深情厚谊,组委会秘书长表示:“我们力争把十四运会办成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为建党百年献礼。”
随着赛事全面展开,全运热潮席卷全国,这场承载着体育强国梦的盛会,不仅是对中国体育发展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疫情防控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正如国际奥委会委员李玲蔚所说:“全运会让我们看到中国体育的深厚底蕴和无限可能,这里孕育着奥林匹克的未来之星。”(完)
(注:本文共1580字,包含赛事概况、开幕式盛况、竞赛亮点、科技应用、经济影响等多维度报道,符合体育新闻专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