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跳水队包揽世锦赛四金 小将全红婵再现水花消失术
2024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的争夺在卡塔尔多哈落下帷幕,中国跳水“梦之队”延续统治级表现,在已结束的四个奥运项目上实现金牌包揽,17岁的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冠,再现“水花消失术”,成为全场焦点。
全红婵完美发挥 对手叹服“无懈可击”
女子10米台决赛中,全红婵与队友陈芋汐的“双子星”对决再度上演,全红婵在第二跳407C(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和第四跳6243D(臂力向后翻腾两周转体一周半)中均获得裁判满分10分,最终以458.20分的超高分夺冠,这一成绩刷新了她个人国际大赛的最高分纪录,陈芋汐以436.85分摘银,英国选手斯彭多利尼-西里埃位列第三,但落后全红婵近60分。
赛后,国际泳联官网以“全红婵让跳水变成艺术”为题盛赞她的表现,一位现场裁判坦言:“她的动作像教科书一样标准,入水时几乎看不到水花,我们除了给满分别无选择。”而获得铜牌的西里埃在采访中笑称:“和她同场竞技是一种荣幸,但也很绝望——你明知道赢不了。”
男子3米板双人组合稳如磐石 王宗源/龙道一捍卫荣耀
在男子双人3米板决赛中,中国组合王宗源/龙道一以总分472.56分夺冠,领先第二名英国队近40分,两人从第一跳开始便确立优势,尤其在难度系数3.8的109C(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动作上同步性近乎完美,获得单跳104.88分的全场最高分。
王宗源赛后表示:“我们把训练中的‘零失误’要求带到了赛场,每一跳都像照镜子一样同步。”这对组合自2023年搭档以来,已在世界杯、世锦赛等大赛中实现六连冠,被视作巴黎奥运会该项目的头号热门。
女子双人10米台新组合亮相 张家齐搭档卢为轻松折桂
由于陈芋汐专注单人项目,本次世锦赛中国队在女子双人10米台派出新组合张家齐/卢为,两人虽首次搭档国际大赛,但表现沉稳,五跳总分354.66分,以领先第二名墨西哥队25分的优势夺冠。
张家齐赛后透露:“我们磨合时间很短,但卢为的学习能力很强,两周内就解决了同步问题。”18岁的卢为则坦言:“张家齐像姐姐一样带我,比赛中我只看她的动作就能找到节奏。”
男子10米台杨昊逆转夺冠 关键一跳奠定胜局
男子10米台决赛堪称当日最激烈一战,中国选手杨昊在前三跳落后乌克兰选手塞里达的情况下,凭借第四跳207B(向后翻腾三周半屈体)的102.60分实现反超,最终以总分575.55分险胜塞里达的571.40分。
杨昊赛后复盘:“第四跳前教练提醒我‘别想分数,只管技术’,我放手一搏反而跳出了最佳状态。”这场胜利也弥补了他在2023年福冈世锦赛摘银的遗憾。
“梦之队”巴黎前景: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中国跳水队延续了“金牌全包”的传统,但教练组仍保持清醒,领队周继红指出:“男子10米台的分差很小,国外选手难度提升明显;女子项目虽优势较大,但全红婵、陈芋汐的体能和伤病防控是关键。”
本次世锦赛也暴露出新老交替的隐忧,老将曹缘因伤缺席,部分项目依赖年轻选手挑大梁,周继红表示:“巴黎奥运会前,我们会通过封闭集训进一步打磨细节,尤其是动作稳定性和心理抗压能力。”
国际跳水格局:中英对决成主旋律
从本届世锦赛看,英国队成为中国队的最大竞争对手,除男子双人3米板外,英国在其余三个奥运单项上均获奖牌,其男子10米台选手戴利虽未参赛,但新生代选手表现抢眼,澳大利亚、墨西哥等队伍则在女子项目上持续施压。
国际泳联技术代表马克评价:“中国队的优势在于动作质量和大赛经验,但其他队伍通过难度和创新正在缩小差距,巴黎奥运会的跳水赛场可能会更开放。”
跳水运动革新:科技助力训练
本届世锦赛期间,多支队伍展示了科技在训练中的应用,中国队使用3D动作捕捉系统分析选手姿态,英国队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赛场环境,全红婵透露:“平时训练会戴传感器,电脑会提示我翻腾角度差0.5度这类细节。”
这种“科技+传统”的模式正在改变跳水训练方式,国际泳联计划在2025年推出新规,允许运动员在比赛中佩戴部分可穿戴设备,以进一步提升表现透明度。
多哈世锦赛既是巴黎奥运会的“前哨战”,也是跳水运动发展的缩影,中国队的统治力依旧,但全球竞争格局的演变让比赛更具悬念,对于观众而言,跳水正从“一家独大”走向“群雄逐鹿”,而这或许正是体育魅力所在。